市民政局建立了适应新形势、顺应困难群众新需求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首先,由民政、医疗、财政、住建等5部门建立了市、县(市、区)不同层次的“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把“为民解困,服务于民”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并动态调整工作机构。其次,建立逐年提高救助标准“递升”制度,困难救助标准一年一个台阶逐年提高,惠及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同时,把文圣区、宏伟区作为先行推进“试点区”,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实施“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为政策全面推行奠定工作基础。第三,抓住我市成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城市契机,创建试点工作推进组,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分析救助形势、细化救助工作,根据救助对象不同,开展实施分类救助。为6323名救助服务对象“私人订制”了三大类12项服务项目,还制定了保障体系和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流程,稳步推进落实。
市民政局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动态监测,全面做好民政领域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依托各级政务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动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开展预警监测。每月按时准确将相关数据上传至省厅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农业农村局定期进行数据对比,加强低保、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7068人,其中享受民政保障政策的人员有8847人,占比为51.83%。此外,开展了“走进困难家庭 倾情解忧暖心”专项行动,持续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全市民政干部共入户走访困难群众45500户56184人,实现“全市民政工作人员全员参与”与全市困难家庭全部走访的“双覆盖”,发现解决问题92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