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讲台”为委员积极发声创造条件,推动增进团结和凝聚共识更加自觉主动。通过“立讲台”,市政协全面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设市政协微信公众号“学习语”专栏,着力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向全体委员延伸。组织优秀市政协委员到辽阳石化参观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辽阳石化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激发了广大委员的履职热情和奋进力量。组织委员用心用情讲好“辽阳故事”,在省市媒体发布精品故事128篇,多角度展示辽阳全面振兴发展火热实践和宏大场景,凝聚了共促振兴的强大合力。
“建平台”为委员建言资政提供载体,推动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更加充分。通过“建平台”,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举办各类协商活动22场次,组织调研视察154次,形成重要协商成果26份,多数意见建议得到市党政主要领导肯定。在辽宁省政协开展的“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建真言、出点子、做贡献”活动评选中,市政协报送的《关于统筹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建议》被评为全省20个“金点子”之一。
“搭舞台”为委员建功立业拓展渠道,助力增进民生福祉更加有力。市政协持续深化“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议,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全年推动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活动180多场次,收集意见建议330多条,助推解决问题260多个。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民生类提案办理,关于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及更新的提案等39件民生提案全部办复,满意率100%。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全年编报社情民意信息151期,得到省、市领导批示42次。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围绕“全民健身惠民行动”“改造农村危房”“救助残障儿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等开展民主监督性视察,助推决策实施,增进人民福祉。
“摆擂台”为委员高质量履职提供保障,推动政协工作基础更加坚实。市政协不断强化正向引导激励机制,对委员按要求参加政协会议、履职活动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对委员聚焦助力全市中心大局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将考勤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切实优化委员履职服务,让委员没有后顾之忧。联合县(市、区)政协创新开展“我为委员企业办实事”活动,市县两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与248家委员企业建立了长效联系机制,坚持进委员门、知委员情、交委员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47个。通过多种举措,有效调动了广大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展示了坚持履职为民、履职尽责的责任感,营造了政协委员在写好“委员作业”上“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