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节,美丽的太子河波光粼粼,水鸟掠过水面,河畔绿意浓浓、花海相伴,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漫步或锻炼身体,太子河生态风光带已变成候鸟迁徙的补给站、市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成为“辽阳的后花园”。
水清河晏鱼鸟欢,草绿花艳民心乐。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流域生态,太子河流域水质明显提升、河湖生态面貌持续改善,“河畅、水清、岸绿”美景逐步呈现,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我市紧紧围绕太子河生态治理这一核心,积极开展控源截污,对重污染河流进行底泥修复,实施河流两侧的生态护岸、湿地和氧化塘、生态调水等工程,同时,通过开展太子河流域污染水环境企业排查整改、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河道垃圾清理等七个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做好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作,提升水环境质量状况。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褚良震说:“我们对全市255个入河排污口实施了规范整治,对往年不稳定达标的北沙河河洪桥断面、运粮河唐马桥断面、南沙河高家断面开展综合整治,制定了16项具体达标措施,采取治污工程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河流水质达标。”
生态筑底,发展紧随。利用太子河沿线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市统筹推进太子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深度挖掘利用滨水岸线文化资源,打造冮官窑遗址、罗祖洞、古渡口、野老滩等20处历史文化遗址;沿河打造“秦开广场”“十里画廊”“九连洞”等自然风光景点,同时,太子岛村的葡萄种植、下麦窝村的吊蔓甜瓜、小屯村的蘑菇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也蒸蒸日上。
我市立足于依水而建的生态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紧紧围绕生态、休闲、文化三大主题,规划建设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景区,整合两岸旅游资源,连点成线,初步形成了“一带一陵、一岛一窑”的全域旅游路线,推动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激活发展新引擎。
从支流整治到全流域截污,从稳定水质到提升水质,从恢复水生态系统到改善两岸绿化环境,太子河流域治理已经成为辽阳的重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近9亿资金,对太子河流域辽阳境内“一干五支”流域生态环境展开综合治理行动,重点对北沙河、运粮河、南沙河、柳壕河等9条重污染河流进行治理,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富宏宇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河流管控力度,落实河长责任,力争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主要河流、湖库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排查整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所有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超过90%;真正把我们的母亲河打造成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美丽之河、产业之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