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许多消费者对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认知有差别,存在认识混淆。另一方面,多家机构或者个人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情况下,在美团、大众点评等互联网平台发布“打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发布涉及患者前后对比形象、治愈率的文字、照片、视频,成全“爱美之心”的同时也制造了各种“容貌焦虑”。同时,还存在超范围经营、产品过期、未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执业医师管理不规范、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违规进口药品等九大类问题。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市人民检察院及时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向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履行对涉及发布违法广告行为的医疗美容机构的监管职责,加大对辖区医疗美容机构发布医美广告、经营不规范等问题的常态化动态监管力度,引导相关市场主体树立守法经营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依法依规开展医美活动。
市人民检察院将以此次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调查活动为契机,对发现的线索持续跟踪调查,继续强化公益诉讼检察的使命担当和职责履行,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协作配合,促进医美行业规范服务,努力实现法律监督和行政执法双赢多赢共赢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