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行政诉讼案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折射出当前某些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诉讼应诉工作中仍存在争议化解机制落实不够、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不主动、负责人出庭应诉仍有差距、实质效果有待提升、不能及时履行生效判决等短板不足。
为了更好发挥行政审判在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法治进步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白皮书建议,要提升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领导干部要提升大局意识,多角度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严格规范公正执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担当作为,防止推诿扯皮、逃避责任。要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积极主动作为。注重完善行政程序,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保证行政决策有依据、行政承诺能兑现、行政协议能履行。要进一步提升应诉能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行政机关出庭人员要整理提交完整规范的证据,做到“出庭又出声”。以出庭应诉为契机,及时总结发现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促进执法规范化,提高执法工作水平。要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加深行政与司法互动。不仅对已进入诉讼程序的个案开展沟通,也要在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活动或者有重要法律法规修订时,做好信息互通。尽快建立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加强诉源治理,最大限度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和初始阶段,推进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