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茶馆最新通道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中国文明网主站   |    投稿信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领导活动 工作动态 文明创建 学雷锋活动 农村创建 未成年人 公民道德建设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理论宣讲 诚信辽阳 讲文明树新风 县市区传真 文化辽阳 原创评论 中华经典诵读 公告公示  图 片 库 
  您的位置: 辽阳文明网 > 文明聚焦
大山里也能种出“金果果”
发表时间:2022-11-21 来源:辽阳日报 字体:[放大][缩小]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本报记者陆续深入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采写我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各业全面学习、领会、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报道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本岗、扎根基层一线、认真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展现全市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谱写振兴发展新篇章的昂扬斗志和奋进姿态。

  11月18日,我们来到了辽阳县隆昌镇隆昌村。秋收过后的大地已渐萧索,走进岽皓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却是又一番景象,菌棒生产车间一派繁忙。

  四台全自动食用菌装袋机马力全开,轰鸣声中,制作完成的菌棒一个接着一个从机器中跳了出来。装料、捡棒、装车……2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30多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一天能出2万棒,我们这里没有‘冬闲’,要一直干到年底?!焙献魃绺涸鹑吮侠萁樯芩担按邮轮醒几?,要生产菌棒160多万棒。日用工70人左右,菌棒进蒸房经过36小时高温杀菌后要送到种植户的棚里再重新接菌,外面分棒、接菌的还有30多人在忙活着……”

  此刻侃侃而谈的毕垒,在全县食用菌种植户中也是小有名气。他种植食用菌要算县里较早的一批,2012年东部山区那场洪水几乎冲毁了他所有的菌棚,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坚信国家政策好,特色种植可以让土地生金?;指粗亟ê?,他又建起了菌棚接着干,带动了周边不少农户加入合作社,十年间,他牵头成立的岽皓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从最初的几户社员发展到120户,有食用菌大棚近200栋。

  “大家伙信任我,我更要带好头儿,打好样儿。”毕垒告诉记者,一栋菌棚每年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他自己除了种植了20栋食用菌外,还试种了四十多亩易种、耐寒的药食两用经济作物——黄精,喜获丰收,每亩纯收入可达五六万元,收益可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给我们又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要在特色产业上多做文章,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的特色品牌?!北侠菪判穆厮?,“我们山区昼夜温差大,地也不差,种出的蔬菜口感好,只要肯干,这地里种啥都能刨出金来。”

  跟随毕垒,我们走进合作社社员于海兴的食用菌大棚,一台新锅炉、一张单人床,两大块塑料布把整个大棚隔成了三个单间。“接菌后就开始升温养棒了,需要有人看护。”于海兴介绍,“一直养到明年四月中旬分棚,五一开始出,到十一左右能摘五六茬香菇?!?/p>

  “那也很辛苦??!”“还行,习惯了。”望着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可以“装备”三栋大棚的2万棒菌棒,于海兴眼含笑意。我们瞬间读懂了,那些沐浴着冬日温暖的小菌棒里装载着的正是于海兴明年的新希望。

  记者感言: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学生,拼搏奋斗都能拥有出彩的人生。毕垒作为隆昌村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他满怀信心,坚守执着,土里刨金,带领他的社员们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蹚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致富路,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生动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责任编辑:
相关稿件  
  文明聚焦 >>更多
· 辽阳市举行2022“辽洽会”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 创城齐发力 环境更美丽
· 递上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
· 太子河区老旧小区换新颜
· 学党史践使命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工作动态 >>更多
· 我市企业“辽洽会”上共享“进博”新机遇
· 辽阳石化新材料产品闪耀“辽洽会”
· 惠民利好“再来袭” 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执行
· 省首届森林草原队伍专业技能大比武暨综合演练在我市举行
· 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辽阳分赛开赛
· “师带徒”促发展 “传帮带”共成长
辽宁省辽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辽阳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