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辽宁省仅6个县(市、区)上榜,文圣区位列其中,成为全市首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文圣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大力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塑品牌,聚焦群众之盼、发展之需,努力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
高站位、高标准,加强统筹部署
文圣区把义务教育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准确把握工作内涵,明确发展思路,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基层学校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布局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城乡校际均衡、办学模式创新、文化特色鲜明的既定目标基本实现。
硬件设施持续提升
三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共投入2亿多元,用于学校软硬件改善。先后新建了小屯镇中心小学,第十中学水冲厕所,第十一中学综合楼,庆阳一小综合楼,升级改造了沙浒小学操场,第五中学教学楼、食堂,第二十六中学食堂。2023年9月1日,投资近1.4亿元的文圣区实验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文圣区精准分析需求,积极引进人才,扩充教师队伍,新引进师范类优秀毕业生10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学历100人。
强化教育培训,创新理念,全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开展线上、线下各种培训、教研活动。深入基层,开展集中、蹲点、分散、跟踪等不同形式调研,营造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同时,强化师德师风整治,爱岗敬业,打造德才兼备教师队伍。
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文圣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队伍建设为根本、从区、校两级层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实践交流、教学观摩、案例分析、集中研讨等方式,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针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现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动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基本实现了课题立项、开题、研究过程和结题验收全程管理,课题开题率、结题率明显提高,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态势。
“双减”工作深入落实
针对“双减”工作,文圣区建立工作专班,全面开展治理整顿,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强化作业批改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助推“双减”政策深入落实。
全区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00%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平台。同时,提高课后服务水平,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等资源场所开展相关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校内课后服务吸引力。
特色学校多元发展
文圣区按照“五育并举”的培育模式,超前谋划、高位统筹、系统布局,完善特色建设机制,确定了“多元发展”的区域教育特色,并以其为统领,强化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的“一校一品”发展新格局。
以腰鼓、剪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特色校;以党建引领,打造平安、文明、活力、书香校园为核心的红色教育特色学校;以科学启智、创造未来为核心的科技特色学校;以戏曲、麦秸画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以“写好中国字、说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人”为核心德育特色学校;以“少年强则国强”为核心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以塑造“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拼搏精神的体育特色学校等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全力保障教育公平
文圣区切实保障务工、随迁子女就学、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残疾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实施与残疾儿童结对帮扶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无障碍接受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校,保证适龄残疾儿童就近入学,并实行“一人一案”。建立健全控辍保学责任体系、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困难家庭学生帮扶活动,科学合理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方案,坚决杜绝大班额现象。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推进教育系统安防工作机制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全区中小学校均配置法治副校长落实法治宣传教育,严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公安、交警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治理工作,坚持执行护学岗制度,保证上、放学高峰时段师生出行安全。严格落实食品、校车、消防等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了学生安心就读、放心就餐、有序进出。
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文圣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及省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内涵,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让每位学生在文圣的学习经历成为其生命中最美好的成长篇章,为持续推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建设贡献力量,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